里面灯火通明,觥筹交错,那是他一手创办公司的年会。
而他,却被挡在了自己帝国的门外,听着里面的欢声笑语,心里像被针扎一样疼。
这荒诞的一幕,只是大娘水饺跌落神坛的开始。
曾经,它是中式快餐的一面旗帜,是无数创业者膜拜的榜样,年营收高达15亿,在全国开了450家门店,连“现包水饺”这个概念,都是它带火的。
可如今,提起它,许多年轻人只会摇头,它的全国门店锐减到133家,九成蜷缩在江苏,几乎成了一个被遗忘的区域品牌。
从巅峰到深渊,究竟发生了什么?
那碗曾经热气腾腾的饺子,怎么就凉了?
同样的资本,为何结局天差地别?
很多人习惯性地把板子打在“资本”身上,认为企业一旦被外资收购,就离死不远了。
但事实真的如此吗?
让我们看另一个故事。
湾仔码头,另一个水饺品牌,2001年就被美国的通用磨坊收购了。
二十多年过去了,它不仅没死,反而在速冻水饺市场依然占据着一席之地,活得很好。
还有三全食品,2008年上市后,在资本的助推下稳步发展,如今总市值已经超过了200亿元。
同样的资本,为什么到了大娘水饺这里,就成了毒药?
关键不在于“是不是外资”,而在于资本的“意图”是什么。
资本是面照妖镜,它本身没有善恶,但它会放大你本来的样子。
如果你的初心是做好产品,长期主义的资本会给你提供弹药,让你走得更远;如果你的初心是快速套现,那短期逐利的资本就会变成催化剂,加速你的灭亡。
大娘水饺的悲剧,根源就在于它遇到了一个只想“快速赚钱”的资本,而自己,又恰好在那个时刻,动摇了。
2013年,吴国强60岁了,身体不好,找不到合适的接班人,门店越开越多,管理却越来越乱,房租压力山大,他实在扛不住了,想到了引入资本。
欧洲的CVC资本找上门来,许诺帮他解决管理问题,把品牌做成全国性甚至国际性的大品牌。
吴国强心动了,他觉得自己一辈子扑在饺子上,确实想让品牌走得更远,也想找个“专业团队”搭把手。
可他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,一口气出让了90%的股权,自己只剩下了10%。
这就意味着,他彻底失去了对公司的控制权,他把自己的“孩子”,交给了一个他并不真正了解的“监护人”。
CVC接手后,大娘水饺的“魂”开始被一点点抽走。
他们眼里没有“饺子”,只有“利润”。
饺子从20克减到了17.5克,肉眼可见地变小了;汤品里的主料减少了10%,变得寡淡如水;最核心的“手工现包”工艺,也被冰冷的机器生产所取代。
可价格,却一个劲儿地往上涨。
老顾客们用脚投票了。
“以前15块钱能吃得饱饱的,现在20块钱还没尝出味,饺子小得像馄饨,汤里就飘着几片菜叶。”
这样的吐槽,在网络上随处可见。
2014到2015年,大娘水饺的销售额每年下降10%,从行业第一的位置上跌了下来,门店关了一家又一家,负债率一路飙升到了70%。
吴国强心急如焚,可他早已说不上话了。
2015年的那场年会,他连邀请函都没收到,这成了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。
他写了一封公开信,控诉大娘水饺的衰落不是他的错,可网友并不买账,纷纷指责:“当初是你把股权卖了,现在说这些有什么用?”
是啊,木已成舟,说什么都晚了。
就在大娘水饺被CVC折腾得奄奄一息的时候,中国的现包水饺市场,却悄悄地变天了。
粤饺黄、喜家德、熊大爷,特别是袁记云饺,这些新品牌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。
它们学起了大娘水饺当年的样子,主打“手工现包、用料实在”,还玩出了新花样:鲜虾馅、玉米猪肉馅,迎合年轻人的口味,更是把“现包+外卖”的组合拳打得炉火纯青。
袁记云饺更是一路高歌猛进,门店数量突破了4000家,把曾经的大哥大娘水饺,远远地甩在了身后。
大娘水饺呢?
它在三次易主的折腾中,早已耗尽了品牌价值,管理层换了一茬又一茬,没人再踏实做产品,没人再关心那碗饺子的味道。
等它反应过来时,市场早就被瓜分殆尽。
2017年,CVC把它卖给了格林豪泰;2022年,格林豪泰又把它和鹿港小镇打包,以约4亿元的价格,卖给了母公司格林酒店集团。
4亿!
要知道,巅峰时期的大娘水饺,单品牌一年就有15亿的营收!
一个曾经的商业帝国,就这样被打了三折,像处理过季的服装一样被甩卖了。
这落差,大得让人唏嘘不已。
这教训,惨痛得让人无言以对。
终极拷问
说到底,大娘水饺的剧本,其实很简单。
它靠着一碗“实在”的饺子,赢得了市场;又因为一碗“不实在”的饺子,输掉了未来。
这背后,是商业最朴素的真理:好吃才是王道。
可在这个资本涌动、机会遍地的时代,要守住这个“朴素的真理”,太难了。
创业者们总会遇到各种诱惑和困境:管理跟不上、资金链紧张、找不到接班人、想要快速扩张……
这时候,资本就像一个美丽的海妖,唱着动听的歌谣,向你招手。
它告诉你,它能帮你解决所有问题,让你一步登天。
但你必须想清楚一个问题。
一个终极的拷问,拷问着每一个创业者,也拷问着人性本身。
你是想把孩子用心养大,看着他健康成才,传承你的精神,哪怕慢一点,久一点?
还是只想尽快找个好人家,然后套现离场,不管孩子的未来死活?
这不是一个对错问题,这是一个选择问题。
你的选择,决定了你会遇到什么样的资本,也决定了你最终的结局。
吴国强的选择,让他遇到了只看短期回报的CVC,最终痛失“孩子”,悔恨终生。
而那些坚守“养大孩子”的创业者,或许会遇到伯乐,与资本共舞,让品牌行稳致远;或许会走得慢一些,但每一步都踏实,每一步都心安。
大娘水饺的故事,已经快被人遗忘了。
但它的教训,却永远值得每一个创业者刻在心里。
因为商业的世界里,从来没有捷径。
那碗让你成功的饺子,最终也会考验你,你是否还记得它最初的味道。
结语
大娘水饺的碗倒了,溅出的不只是破碎的饺子,更是关于商业本质的冷峻思考。资本照出的,永远是创始人最真实的格局与初心。
未来十年,将是一个品牌价值回归的时代。那些真正坚守产品主义、信奉长期主义的企业,终将获得时间最丰厚的复利。
你身边有类似的故事吗?面对资本的诱惑,如果是你,又会做出怎样的选择?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